0世纪50年代起陆续研究成功较为有效的抗真菌药,如灰黄霉 素。氟胞嘧啶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进,抗菌谱局限于念珠菌属和隐球 菌,且仅用于与两性霉素B(AmB)联合。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新世纪为唑 类,它减少了毒性,改善了抗真菌效力。第一个药物为克霉唑,仅用于局 部黏膜及皮肤念珠菌感染;第二个为咪康唑,目前几乎仅用于局部。直 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酮康唑的研制成功,口服对深部真菌感染有效, 且抗菌谱广、毒性有所减。皇游强拐婢┪锓⒄菇讨械囊淮胃 命。但重症患者无法口服吸收,中枢神经系统穿透力差及抗真菌活性的 不足,严重肝毒性均限制了它的临床使用。 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继开发的伊曲康唑、氟康唑等,其抗菌谱和 生物利用度的改善更为突出,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抗真菌治疗进入了一 个新纪元。尽管如此,仍没有一种药物是绝对杀真菌的。近年来耐药菌 株日益增多,加之药物毒性反应的限制,真菌感染治疗面临着许多挑 战。目前较有希望的药物是抑制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和干扰胞壁0-葡聚 糖合成的药物,如氟康唑、伊曲康唑和睫状真菌素。此外,那些抗菌力强 及毒性cc彩球网大的老药,也在不断地改进。两种药物以上的联合用药也是 抗真菌治疗的方向。